记者 郭军
“往年5月,陕西都会有一两场透雨。目前,陕西就零星下了几次,倒是风特别大。”5月16日,陕西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赵强说。
每天下班后,赵强都要浏览一遍与旱情相关的信息。虽然人在预报平台工作,但他的心连在农田一线。“根据经验,5月不下雨,6月、7月有可能旱涝急转。”赵强忧心忡忡地说。
说到经验,赵强联想到去年7月关中东南部、陕西南部发生的大暴雨。
那几天,赵强当班。看到数值预报显示“关中、陕南会有一场小到中雨天气过程”,他立刻警觉起来。因为,就在前一周,陕西南部尤其是柞水县发生了暴雨山洪,道路受阻、通信中断、房屋倒塌……赵强仔细核对预报的降雨地区,恰好与受灾地区重叠。
“小到中雨还好,如果量级升高,后果不堪设想。”赵强回忆。
做出预报的前两天,他来得早走得晚,反复查看雷达回波图、气象卫星云图、定量降水落区图。他说,20年前刚参加工作时,自动气象站非常少。“一个县一个站。很多地方即便下了雨,也不知道。现在,全省有2000多个自动气象站,再加上雷达、气象卫星这些硬件,对于监测、预报、预警作用都非常大。”赵强说。
“陕西南部位于季风气候边缘,天气变化莫测,预报难度大。”赵强说。他综合考虑了副热带高压、水汽、地形及高空急流对低空环流的影响之后,作出研判:陕西南部这次的降雨量级是暴雨而非小到中雨。
预报当天6时前,赵强就来到办公室。在和同事会商之后,他进一步确定了研判。8时,他又参加了中央气象台会商。“和中央气象台的首席预报员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关中东南部、陕西南部将有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赵强说。
“预报员的工作,就是和极端天气赛跑,为防汛抗旱赢得时间。”赵强说。
暴雨消息发出后,防汛指挥部刚刚放松的神经又紧绷起来,应急响应,排险疏散……3天后,也就是2024年7月27日,暴雨真的来了。28日,省气象台又将气象预警升级为暴雨橙色预警……
至今,赵强还保留着当时前方发来的信息:“人都撤离了。”
为了确保研判意见准确及时,下班之后,赵强会经常研究气象资料。“一天不看气象资料,就感觉缺了点什么。”他说。
在赵强看来,支撑预报员完成“大考”的,是不敢有丝毫懈怠的责任心。现在,他又把这份责任心传给了徒弟。近年来,赵强多次带领团队参加全国气象行业预报职业技能竞赛,并连创佳绩。参加竞赛的队员全部成长为业务骨干,4人走上首席预报员岗位。
“当你发出的预报变成老人收起晾晒衣物的从容,变成孩童放学路上未淋湿的衣服,这就是最好的回报。”赵强说。
前不久,赵强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nlsgh202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