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工网 新闻 工会 职工 权益
陕西省教科文卫体工会

西安交大多人和集体荣获陕西省五一巾帼标兵、陕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五一巾帼标兵(岗)荣誉称号

日期:2022-04-29   来源:西安交大 分享:

       日前,陕西省总工会和陕西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分别在全省开展了“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陕西省五一巾帼标兵(岗)评选活动,西安交大能动学院张大林,一附院王晓琴、姚煜3名女教工荣获“陕西省五一巾帼标兵”荣誉称号。西安交大档案馆、博物馆等13 个先进女教工集体获“陕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五一巾帼标兵岗”荣誉称号,电气学院张锦英等13名先进女教工获“陕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五一巾帼标兵”荣誉称号。

                                        陕西省五一巾帼标兵


       张大林,工学博士,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导。一直从事先进核反应堆设计及安全研究。入选国家级青年拔尖人才、中核菁英人才和王宽诚青年学者。担任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国际原子能机构首席研究员以及国际期刊Frontiers in Energy Research副主编等。在国内外知名核能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中英文著作5部,授权发明专利29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5项。


      王晓琴,一附院工会副主席、检验科党支部书记、副主任,2020年作为队长带领陕西省援京核酸检测医疗队驰援北京朝阳医院,“秦·朝战队”昼夜奋战,圆满完成驰援任务。担任质量管理体系技术负责人期间,细化并创新技术组工作,协助科室获得ISO15189实验室认可证书。创新、深化基层党支部活动形式与内容,打造“今日我主持”“科研与党史学习”系列主题党日品牌活动,探索“支部建在学科上”的新思路。作为院工会副主席,负责福利、女工、青工委等工作,积极开展系列活动,致力提升职工获得感。


       姚煜,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一附院肿瘤内科党支部书记、副主任,院女工委主任。目前担任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国家肿瘤质控中心肺癌质控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康复支持治疗学组副组长、CSCO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等多项学术任职。

       从医近30年,姚煜始终刻苦钻研、孜孜以求、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拥有深厚的临床功底、缜密临床思维、精湛临床技术,得到了肿瘤患者的一致好评。

                          陕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五一巾帼标兵岗


       档案馆、博物馆,致力于学校档案文博事业的发展,在传承弘扬西迁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科技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单位现女性职工占总人数的71%,主要负责人为女性。注重发挥档案、博物资源优势,通过举办展览、出版书籍、课程活动、文艺作品等,讲好西迁巾帼故事,引领广大妇女听党话、跟党走。获批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荣誉,讲解团队被授予“全国妇联巾帼志愿示范宣讲队”称号,女性职工屡次荣获省市级以上表彰。


       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实验中心,是面向校内外开放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现有教职工37人(女26人),其中高级职称9人、党员28人。中心全体人员在高禄梅主任带领下,开拓创新。2020年,用半年时间完成1.2万平米实验室建设、91台大型设备搬迁和新购,被誉为国内高校公共平台建设和运行的新典范。2021年,中心为校内外用户完成了4033人次10.58万个样品的分析测试服务,支撑了理工医类高水平论文成果,连续三年被科技部评为优秀公共开放平台。中心始终坚持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牢记为师生服务的初心和使命,立足本职岗位努力拼搏,为学校的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外国语学院俄德系,现有教师12人,其中女教师11人,占总人数92%,75%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或博士在读。目前,俄德系承担全校本科和研究生俄语、德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各类语言和历史文化课程的教学任务。在科研上,积极参与并主持多项国家省部级社科项目,发表学术论文和著作多部,在俄罗斯文学与文化、阿拉伯历史文化等研究方向有所积淀。俄德系立足自身语言优势,坚持服务国家、服务学校、服务社会的宗旨,为国家驻外使领馆和教育部提供人才支持,为陕西省和学校大型外事活动提供多次翻译服务。


       能动学院院办。能动学院是我国能源动力科学与技术领域最具影响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创新基地。院办是负责处理和协调学院行政事务的综合职能机构,其成员86%为女性,主任、副主任、院办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及其他支委等党政班子成员全部是女性。院办围绕学院中心工作,积极发挥综合协调作用,是对内服务师生、对外沟通交流的枢纽和平台。院办成员在岗位上尽职守责、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为学科建设提供坚实保障,助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附院检验科,1956年伴随医院的建立而诞生,检验科目前已成为西北地区规模较大、设备先进、检验项目众多、科研能力较强的集医、教、研三位一体的现代化科室,为临床检验诊断学博士/硕士授予点。全年24小时服务于患者,开展各类检查项目600余项,作为陕西省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疗机构和陕西省首批新冠核酸检测实验室,检验科快速核酸检测,从2020年2月1日截至目前已检测200多万管新冠核酸,为抗击新冠贡献力量。


       一附院门诊部,是西北地区唯一国家门诊专业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单位、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国际医疗与特需服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单位;牵头组建的国家门诊专业医疗质控数据填报哨点医院在《2020年门诊专业哨点医院质控数据上报情况》全国排名第一。围绕“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高效、满意的医疗服务。门诊人面对疫情不畏惧、不退缩,克服各种困难,与病魔较量,和时间赛跑,建立新冠发热门诊、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门诊,制定工作流程、完善应急管理体系等,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一附院血液净化科,是一支年轻朝气、勇于创新的团队。同时在抗击新冠疫情和肾综合症出血热疫情中作出突出贡献,为封控患者隔离透析,5天建造血透室,全力解决血透患者“透析难”,东院区肾内科为“出血热”定点收治科室,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在蒋红利主任带领下,医教研成绩卓越,科室规模位居全国前十,年透析超过90000例次,全面开展各种方式血液净化技术,配合多学科领域疾病治疗。近年来获得国家自然基金7项,省部级重点课题10余项,发表SCI等论文200余篇。


       一附院组织统战部,前身为一附院党委办公室,1956年建院时设立,2015年调整组建,承担医院组织建设、干部管理、统一战线职能,助力医院党委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深耕细作厚基础。严把组织建设、党员发展、干部选用和人才培养关,当好“活字典”,为党委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创新作为促发展。深入贯彻党在新时代组织路线,创造性构建基层组织力体系和全周期干部职业生涯管理体系。重大任务显担当。多次夜以继日,高标准承办国家级省级大会。疫情期间联合作战,挂图作战优化指挥体系,全部下沉一线,让党旗在疫区高高飘扬。


       二附院医学检验科,具有高度凝聚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作为抗击新冠疫情的主力军,疫情面前坚守一线,每一份看似简单的核酸检测报告的背后,都是一群检验人争分夺秒、日夜坚守的结果。他们直面病毒,与病毒零距离赛跑,是经得起“检验”的检验人,完成援京、援疆、援藏、省内抗疫帮扶以及卫健委和市指挥部核酸检测和质量监督等指令性任务;持续推进实验室质量管理能力提升,有效落实ISO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及时;人才梯队不断提升,打造特色专业技术,科研产出突出,学科影响力不断提升。


       二附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是陕西省重点学科及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承担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并入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输出单位。目前学科在疑难危重症诊治、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成果转化、解决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等方面在西北区域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科室在重大自然灾害、紧急抢险和应急救治等突发事件中冲在第一线,完成国家赋予的医疗使命。


       二附院医用超声研究室,是国家卫生部所属超声研究室、陕西省优势专科、陕西省超声质量控制中心、陕西省产前超声筛查中心、博士学位授予点、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全国甲状腺培训基地、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骨干师资培训基地,曾任陕西省医学会超声分会主委单位,现任西安市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主委单位。团队初心如磐,勇担责任抗击疫情,精准帮扶陕北、云南、西藏基层医院;强劲亚专业发展实力,通过继续教育辐射西北,凝心聚力一起向未来。


       二附院心血管内科,现有医护技198人,女职工占比84%。科室成立于1958年,现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博士学位授予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国家级房颤中心、心脏康复中心、心衰中心、胸痛中心,中华护理学会心血管专科护士实践基地、陕西省心血管专科护士培训基地。


       口腔医院牙颌颜面发育管理中心,是将原口腔正畸科和儿童口腔科的优势医疗资源整合,女职工占比78.6%,具有高学历、高专业技术职级的特点,工作在医疗、护理、医技、医辅的各个岗位。两个学科创始人及现任学术带头人大多数为在国家、省市非常有学术影响力的女性优秀代表,多位女职工担任国家级、省级学术组织的重要职务,并多次获国家级、省级以上荣誉称号,构建以正畸、儿童口腔为核心的多学科协作疾病诊疗新模式,在西北地区口腔医疗行业中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以女教师为课程负责人先后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项、国家虚拟仿真教学实验项目1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项。中心女职工也多次在医院、学校和行业竞赛中获奖,并奋战抗疫一线,勇挑社会责任,充分展现了交大口腔人的责任担当和巾帼风采。

                          陕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五一巾帼标兵


       张锦英,电气学院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本科毕业后保送清华大学攻读硕士学位,英国牛津大学获博士学位,日本名古屋大学博士后。从事低维度纳米结构的制备、性能、及储能应用。首次成功制备出宏观紫磷单晶并确定其准确晶体结构,并剥离出紫磷烯,正与国内外研究团队展开广泛合作挖掘紫磷(烯)的特性及潜在应用。将石墨烯应用于储氢中,成功获得高安全、高密度、宽工况可控释氢的固态储氢材料,正在推进产业化,与各行业开展全方位合作。


      毛瑛,公管学院教授、博导,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研究方向为医疗保障政策、卫生管理与政策。省医保改革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民盟中央社委会委员,国家卫健委罕见病诊疗与保障专家委员会委员,省卫健委规划咨询专家。国家规划教材《健康保障》《医疗保障学》主编;主持国家社科重大、省社科重大等课题126项,国家社科重大获滚动资助;出版专著6部;多项研究成果获主管省长批示被陕西省委及相关厅局采纳转化为政策文件。


       高瑞霞,化学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连云港市徐圩新区环保局副局长(挂职)。高瑞霞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三尺讲台,潜心钻研学术,热心服务社会,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招生宣传工作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等。获得学校“我最喜爱的老师”提名,编写教材8本,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SCI论文50余篇,专利30余项,第一完成人获“陕西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雷玲,交大附小书记、校长,陕西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西安市人民政府督学、教育部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安全教育指导委员会专家。曾获2016中国好校长、全国素质教育先进人物、中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人物、西安交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在她的带领下,附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出“成慧教育”办学理念,开展一系列创新型育人活动,附小微电影《未来可期》在教育部获奖,附小师生演出原创大型儿童史诗情景剧《南洋公学颂》,主办“艺术与科技的交汇”专题音乐会等。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设立“钱学森实验班”。长期参与乡村教育帮扶工作。


       曾令霞,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立足西部贫困地区,构建了“大数据平台为支撑、队列研究为基础、多学科交叉”的防控研究体系,开展出生缺陷科学防控,实施精准营养干预,大幅提升妇女孕期、出生人口素质;推进慢性病精准防控。两次带领团队支援省市新冠疫情分析研判,为打赢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强的智力支持。2011年获评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


       蒋玉梅,一附院党委委员,肾病泌尿辖区总护士长,副主任护师,中国医促会护理质量安全协作组组长,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护理学组委员,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尿控盆底疾病诊治中心护理分中心副主委,获2020年度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护理最高殊荣——天使奖、2021年度陕西省“先进护理工作者”荣誉称号、2021年度陕西省“三秦最美医务工作者”荣誉称号。主持院基金2项,参与国科金2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2篇。


       师桃,医学博士,一附院副主任医师。从事心脏重症医、教、研工作近30年,监护治疗患者800-1000余例/年,其中ECMO治疗患者60-100例。积极参与抗疫工作,作为救治组专家成功救治省内最危重患者,创造ECMO运转46天、88天。在多个心脏重症相关学会任职,多次参加国际及国内学术交流、会议、培训。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等多部。主持及参与科研项目7项。荣获2021年“西安市雁塔区最美医师”、2020年医院“抗疫先进个人”、2019年医院“十佳医师”。


       温绣蔺,博士在读,硕士研究生导师,国际造口治疗师,一附院护理部副主任护师。先后获院首届“明日之星”等称号,主持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项,第一发明人获发明专利2项,第一作者发表核心论文20余篇,SCI论文2篇,获省高等教育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2021年末,作为支援胸科医院重症医疗队护理组长,通过科学管理、精准护理,实现零感染、重症患者零死亡的目标。


       耿燕,病原生物学博士,二附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扎根临床一线,勤奋踏实,不断进取;作为学科带头人,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梯队,持续推进实验室质量管理能力提升,有效落实ISO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规范检验全过程质量管理,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及时,在临床医疗、科室管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带领团队实现一个个零突破。面对疫情、面对职责,她兢兢业业,始终坚守使命担当,与微观世界中看不见的“标本中的敌人”奋力交战。


       张洁,二附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级主任医师,教授,党支部书记,科室副主任。长期从事呼吸与危重症专业领域的临床医、教、研工作。待人亲切,医术精湛,擅长呼吸系统疑难、罕见疾病的诊治,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创建以党建工作促进学科发展的特色党支部。参加“抗击非典”、“5.12”汶川大地震医疗队,面对疫情,无论是家乡保卫战,还是带队逆行出征,都义无反顾,体现了医者的责任和担当。


       周琦,二附院主任医师,坚持应用超声影像组学和介入治疗,开创出超声学科引领性的超声诊疗项目——甲状腺结节超声一体化诊疗,奠定学科地位,通过国家级、省级继续教育项目辐射区域。卓越青年人才的培养计划,为学科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强大科研创新,引领学科发展。勇担抗疫责任,精准帮扶基层。加强文化建设,队伍凝心聚力。曾获陕西省科技二等奖,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名医、名师,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学分会杰出超声医师,陕西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劳模)创新工作室。


       张淑群,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二附院肿瘤病院常务副院长兼肿瘤外科主任,肿瘤学系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合作博导,2011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现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乳腺癌专委会副主委、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肿瘤精准治疗专委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抗癌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主委、西安市癌症康复协会乳腺癌专委会主委、陕西省医师协会乳腺甲状腺专科医师分会副主委、陕西省肿瘤质控中心副主任等。


       胡志萍,硕士研究生,博士在读,副主任护师,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护理部主任。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1篇,参编教材2部,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主持及参与省级课题3项,主持院青年基金1项。

       兼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护理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华护理学会口腔护理专委会委员、陕西省护理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护理学会口腔护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西安护理学会口腔护理专委会主任委员、西安护理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